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张 伟、袁守根、胡梅洪、齐 丽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4日 09:24浏览次数:


事迹19

穿梭在生死线上的“白衣战士”

——张伟先进事迹


张伟,女,汉族,1963年5月生,九三社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3年抗击非典,是她;2009年奋战甲流,是她;2013年诊治甲型H7N9型流感、H10N8禽流感,还是她;2020年胶着对垒新冠肺炎,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依然是她。她是谁?她是一名医生,几十年如一日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她是一名教授,把高尚医德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她是一名院长,带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她是全国人大代表,是九三学社江西省主委,每次都把医患心声带上两会。她是谁?其实她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叫张伟。


医者仁心


如果要问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张伟从医36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有什么没变?那就是,她的身份变了,从学生到医生,从医生到管理者,从管理一个科室到管理整个医院,但她,一切为了患者的初衷却始终不曾改变。


1985年,张伟刚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这年她22岁,成绩优异留校来到了一附院呼吸科。


一个新人医生,每天跟着科主任查房必不可少。老主任常常教导她,“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这句话让张伟铭记于心。


呼吸科住院部患者大多都是“老慢支”——老人、慢性病、支气管炎,患者经常行动不便、呼吸不畅。于是,除了承担一个年轻医生职责之外,她还自愿地充当了“服务员”的角色。


有一次,她在病房看见一位年岁已高的老人身边无家人陪护。老人动作有些迟缓,双手抓着病床的栏杆,摇摇晃晃想要起身,差点儿还失去平衡。张伟立刻转身一把扶住老人,蹲下为老人穿上了鞋。


“爷爷,你得当心着点,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有需要随时支会我们,可别摔着啦!”


“哎呀,医生,我就想上个厕所,不想耽误你们查房。”


“您小心,慢慢来,我陪您去。”她双手搀扶着老人,走过长长的走廊,在厕所门口一直等到老人出来,再将他扶上病床。


这不是特例,这样的事儿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传递的是爱。张伟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亲人般的关怀,温暖体贴的言语,感动着每一位患者。


2003年,她40岁,受任科主任,是医院里年轻的科主任之一。科主任并不是专职干部,还是要以医疗工作为主。在行政与医疗工作之间,如何平衡是水平,也是责任。


那几年,科里医生少,病人多,工作忙。值班医生几天一个班,经常下夜班后到下午才能休息。身为科主任,张伟主动参加值班,她的身影总是在病房里出现。


有一天,张伟“倒下”了,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因为她不声不响地边吊针边工作,谁也不好意思多问。


这次,输液没有用了,只能选择手术了。术后第二天,她又回到了病房自己的岗位上。


这不是演戏,这是简单的两个字:责任。心中大使命,肩上有担当支撑着这个年轻的医师。她不会倒,倒了也能站起来。用她的话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和奉献,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我们就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对得起身上穿着的白大褂!”


学者信心


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踏实前行。治病救人不是仅凭崇高的医德,就能战而胜之的工作。当真正的考验来临时,还需要有独当一面的技术,有谦虚好学的精神,有敢于冲到前方的勇气。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把全国医务人员推向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省里确定为收治非典病人的定点医院,而张伟担任院医疗专家组组长,她要参加全省各地对疑似病人的会诊。凡是市、县有疑似病例报告,她都要同其它医院专家一起“零距离”接触病人,深入一线检查,诊断、排除。


累吗?累!她有气无力地回答。需要休息吗?需要!但她深知自己必须坚守在岗位,不能退下!她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休息的方式就是见缝插针地闭一下眼睛。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再忙、再累、再苦,所有的制度流程都不折不扣,一丝不苟。有时候门诊量是以往的两三倍,也不能偷工减料,按部就班,步步走稳。这是科学的要求!


5月1日,是张伟的四十岁生日,尽管忙,丈夫还是不忘为她准备了丰盛的生日晚餐。医院里的发热病人接踵而至,一直到11点多才回家。


生日蜡烛终究没有点燃,电话响起,医院又来了一名发热病人,要她去会诊。这时已是凌晨1点多,她二话不说,奔向医院。


诊断结束,天已朦亮,她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回到家中,她知道丈夫一定是依床和衣而卧,等她归来。孩子深入梦境,一桌好菜依然还在。她没有为过不成生日而遗憾,却为辜负了丈夫的一片心意内疚。


“还吃吗?”丈夫只亲切地问了一句。


她走到孩子的房间,低下,轻轻地吻了孩子宽宽的额头,微笑地说道,“明天吧”。眼睛已经打不开了。


没有想到,第二天一早她又出发了。5月2日,吉安县报告有一例疑似病例,省卫生厅的紧急令下达,她来不及与家人细说告别匆匆踏上行程。


临行前,她给丈夫打了一通电话,“万一我不幸感染了,你一定要带好孩子。如果我回不来,不要告诉爸妈,等后事处理完了,你要好好安慰他们。”她呜咽着含住了泪。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张伟抵达了吉安县。


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为患者检查咽喉。病人不时地发出短促的干咳,这种近距离的接触,病人的一个喷嚏、一粒飞沫都有可能将她击倒。


张伟没有过多的想到自己,压了压口罩四周边沿屏住呼吸,尽量减少自己呼吸次数和力度,凑近,再凑近。她完成了与病人的零距离接触,扁桃体不大,咽部不充血。这将为下诊断又多提供一条依据。


用了一个多小时,她心中更有底了:无疑!江西第一例!专家们意见,该名患者为我省首例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面对非典,中国呼吸科医生积累的经验都不多,她是专家,她也得学习。患者罹患肝炎又身怀六甲,两条人命系于一身,每一种用药都要考虑对肝脏的损伤和对胎儿的影响,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短短的十天,张伟就住在病房里,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查阅资料。她与北京、广东的专家联系,讨教救治经验,虚心请教传染科、妇产科同学,还越洋给美国同学打电话,了解治疗非典的新进展。


救治病人,提高自己。责任越大,担子越重,越需要学习。不眠不休的十几个日日夜夜,江西第一例非典病人病情得到控制,趋向稳定,最终顺利出院。她和她的团队创造了江西省非典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非典疫情零扩散的奇迹。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张伟战斗的身影。非典、甲流、禽流感.....历次传染病疫情的锤炼考验,她一场没落。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国爆发。她强忍踝骨骨折未愈带来的疼痛,也顾不上刚做完手术的86岁老母亲,第一时间赶赴东乡县指挥抢救病人。


2013年,甲型H7N9型流感全球首次爆发并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她再次担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由江西省救治的5名患者全部抢救成功。


2013年10月,我省发现全球首例人感染H10N8禽流感病例。尽管患者伴有严重的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但她始终不放弃,创造了生命奇迹。


2016年大年三十,全国首例输入型寨卡病毒患者在赣州确诊,面对完全未知的风险,她毅然奔赴前线。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江西又突发H7N9疫情,她在8市27县奔波接诊,为危重症患者打开了一条新的生命通道。


她是一名“战士”,也是一位“老兵”。每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她都义无反顾向前冲,因为她心中有大爱。她奋战在一线,穿梭在生死之间,守护生命的温度,因为她是生命的护航者。


公仆初心


2020年的春节,和以往比,不太相同。一种新的传染病——新冠肺炎从武汉,悄然向全国蔓延。


张伟又接过了接力棒,担任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自从2018年担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后,她就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公仆,宗旨是爱党、爱国、爱患者。而这一次,她明白自己不仅是一名一线指挥官,更是一位战斗员。


她在专家组组长、医生、院长多个角色中频繁切换,奔波于指挥部、省卫健委与医院之间,迅速作出了防治部署。她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提出了专业的建议:设立省、市、县三级定点救治医院;在国家救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江西救治方案,“分类分区”“分人分策”,科学“排兵布阵”。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新冠肺炎患者省级定点救治医院,也是江西的主战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张伟坚决执行省委的指示,做到应收尽收,带领全院迅速吹响战“疫”号角。


填土铺路,修筑污水处理系统,按照传染病防治的要求改造病房……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象湖院区扩建工程,张伟带领全院上下迎难而上,不眠不休的七天七夜,增加了897张储备床位,创造了“一附院速度”。


张伟有一张这样的时间表:早上8时,向省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指挥部报告最新的全省疫情防控信息;9时,在象湖院区查房;11时,在东湖院区处理事务;12时,巡查高新院区;中午,吃完工作餐,微信回复地市医院提出的治疗难题;14时,指挥部开会;15时,在象湖院区远程会诊;19时,在象湖院区与专家团队探讨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21时,学习国家和省里相关疫情防控政策,梳理疫情信息,这一切结束以后已是夜深人静的凌晨2点钟。


繁忙当中改变了她的生活规律,睡眠最多只有5小时,吃饭也不定时了,更没有时间回家了。


在病房里,张伟和大家一样,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只要不外出,她每天都坚持来隔离病房查房。哪怕是深夜十一点,也要对重病号的治疗方案一一详细过问。


隔离病房ICU里有一位危重型患者一度情况危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提议上插管,但张伟考虑到插管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愈后,决定为他调整药物使用方案。就这样,因为这个决定,让病人的状况得以好转。


在病房外,她又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带着同事们保卫江西,也下定决心要保护好同事们。


她常常关心医务人员的衣服厚不厚,饭菜好不好,睡眠充不充足。“医院供暖无法保障,机关后勤赶紧给大家买羽绒服,不要让他们着凉!”“问问其他医院,在室内消毒灭菌方面,有没有更好的设备设施”“你们要注意有愉悦的心情,有足够的睡眠,这样才能够保护好自己,再保护好病人……”


她反复给一线人员嘱托,提醒他们全力救治病人,好好照顾自己。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超负荷的工作,头痛、关节痛、牙痛接踵而至,她每天都要吃止痛药才能勉强入睡。身边同事们担心她的身体,劝她多多休息,可她总是回答:“停不下来啊,有那么多病人在等着!”


无论是出生仅7个月大的婴儿,还是90岁的老奶奶,她都和团队们竭尽全力,一次又一次地把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守护江西虽任务艰巨,2月12日晚,国务院一纸号令,张伟和团队们在半小时内组建了一支由141名医护精锐组成的援助武汉国家医疗队,第2天便开拔奔赴武汉。


那一夜,她彻夜未眠,通宵给医疗队队员备齐平底鞋、运动鞋、羽绒服、口罩、防护服以及各类医疗设备和基础防护物资。“你能想象张院长考虑得有多周全吗?她确保了一位刚下晚班的医生,能直接拉上行李箱奔赴武汉,行李箱里甚至还塞进了一袋他日常服用的药品。”一名负责准备出征物资的护士不无动情地说。


张伟带领全院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阻击战”,实现了感染患者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一附院人坚守江西,驰援武汉,不远万里支援乌兹别克斯坦,在全球战疫工作中积极输出“江西经验”。2020年9月,张伟被评委“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58岁的张伟生于“五一”劳动节,属金牛座。据说,金牛座的特点是“做事靠谱、能吃苦”,熟悉她的同事说,这话与张伟能对号入座。


她一直走在呵护生命的路上,按照“人生虽短,岂能平淡,唯有拼搏”的座右铭,坚守着为医学卫生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与决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公仆与医者的果敢坚毅。


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江西省优秀青年卫士、中国医师学会授予中国医师奖(江西省首位获此殊荣者)、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人选、江西省道德模范、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



事迹20


赣南脐橙第一人

——袁守根先进事迹


袁守根,男,汉族,1941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信丰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


1970年,他为赣南引进了第一棵脐橙树。如今,200万亩脐橙覆盖赣南群山,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当家树”、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黄金果”。


作为赣州土生土长的科技工作者,他有22年奋斗在果业生产一线,16年在行政岗位深耕细作,退休后又成了“不拿钱的技术顾问”。50多年梦圆梦起,那个主角始终是脐橙。


一个人,一辈子,钟情“一棵树”,造福百万人。他,就是被誉为“赣南脐橙第一人”的袁守根。


尝试引种种出“绿色希望”


年届八旬的袁守根精神矍铄,生活极有规律,除了偶尔下乡会会友,大部分时间还是像以前那样往果园跑。看到他今年获颁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证书,随行的同志告诉记者:“袁老三年三次荣获‘国’字号荣誉,两次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


袁守根至今难忘他第一次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的情形。那是2019年冬,脐橙下树时节,袁守根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赴京参加中组部举行的表彰大会,成为江西唯一一位上台领奖的代表。跟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地自我介绍:“我是赣南老区来的代表。”总书记微笑着示意:“好啊,好啊!”


1941年7月的一天,袁守根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袁家村,依照辈分取名“守根”,寓意“根木成林”。1962年,从江西共大总校(现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信丰县,在那里娶妻成家,成了地地道道的“赣南老表”。从此,一个承载着反哺老区、产业扶贫“绿色希望”的梦想,在他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华脐”是袁守根的微信名。这是“华盛顿脐橙”的简称,也是他当年引种脐橙的主要品种。


1970年,在信丰县西牛林场任技术员的袁守根赴湖南邵阳调购蜜柑种苗。其间,他在邵阳园艺场听说有一个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叫“华盛顿脐橙”,品质很好,只是挂果率较低。他眼睛一亮,脐橙远比蜜柑珍稀,带点种苗回去试种,说不定能见预外成效。问了问价格,对方巴不得搭销出去,回答说与蜜柑同价。


就这样,袁守根把首批156株“华盛顿脐橙”苗运回,在信丰安西园艺场选了一个离自己住处50多米、朝南向阳的5亩地块,把脐橙苗种了下去。


袁守根要试种脐橙,得到了县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县里为此专门成立脐橙“三结合”科研小组,由袁守根负责管理、研究、观测。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第三年每棵树挂了十五六枚椭圆的橙子,橙子的底部外皮酷似“肚脐眼”,总共收获约200公斤。


那时,赣南有信丰、寻乌、大余、于都、兴国等6个国营园艺场,每年都会组织果品评选活动。在1975年的果品评比中,信丰脐橙崭露头角。在次年广交会上,试销的20个脐橙一炮而红,客商惊问:“哪里来的美国橙?”


1977年,袁守根组织了一吨脐橙销往香港市场,卖出每公斤36港元的“天价”。香港方面发来加急电报:“果似美国橙,价高于美国橙,请速组织货源”。不久后,信丰脐橙场顺势成立,袁守根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副场长。其时,当地倡导大搞果业开发,脐橙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从1970年156株到2020年200万亩,在“袁守根们”的辛勤努力下,“赣南脐橙”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跻身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百强榜,以678.3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第六位和水果类产品第一位。赣州成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


敬业奉献守望“红色初心”


在信丰县安西镇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有三棵“母亲树”罩上了纱帐,搭起了平台,被重点保护起来。这三棵“母亲树”,由袁守根50年前最早引进的脐橙树繁衍而来,见证了赣南脐橙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袁守根不变的初心。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袁守根这么说,也这么做,他将一生奉献给了他钟情的“一棵树”。赣南红土地上,那一棵棵扎根泥土、迎风摇曳的脐橙树,是他融入血脉的守望,是他念兹在兹的事业。信丰几乎每个村组、每个山头、每个果园,都留下了他潜心探索的足迹。


为了更好地掌握脐橙种植技术,袁守根在信丰安西园艺场“痴守”15年。他将这些脐橙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就是吃饭也常常捧着碗,边吃边观察脐橙树的生长规律。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翻身下床直奔小山头,跟脐橙宝贝们“说说话”。他告诉自己:“要把最适合信丰、最适合赣州的当家脐橙品种选出来,这是技术人员的责任。”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纽贺尔成为首选品种,如今已占到赣南脐橙种植面积的95%以上。


对于付出,袁守根无怨无悔;对于家人,他却常说愧疚。袁守根的妻子顾佩荃永远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即将分娩的她阵痛难忍,正准备上医院时,袁守根却接到通知,说场里有急事,需要他去处理。他咬咬牙,抓起斗笠、穿上蓑衣,冲进风雨中。“我去去就回,万一我赶不回来,你就找隔壁家的李嫂!”凌晨2时,当袁守根拖着疲惫的身躯,心急如焚地跑回家时,二儿子已来到了人间。


因为脐橙,袁守根回诸暨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一年初春,橙园套栽葡萄苗木,他出差浙江金华选购苗木,为赶早回场种植,距家咫尺却未踏进。第一次携妻带子回老家过年,是他调至信丰县科委的那个寒冬腊月。第二次回去,则是他退休后,百岁母亲归仙,他回去为母亲守灵送葬。为了寄托怀乡思亲之情,他在客厅里放着母亲照片,清明、冬至时节,都叮嘱哥哥代他去父母坟上祭拜。


1985年,在赣南脐橙名满国内的时候,袁守根走上信丰县农牧局领导岗位。此后直到2001年退休,他还在县科技局局长、县长助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多个岗位任职。但是,不管岗位怎样变化,推广脐橙、让果农增收始终是他的“中心工作”。


为了说服大家种脐橙,袁守根绞尽脑汁。至今,很多果农还记得他“三棵脐橙树,等于一头猪”的类比。“那时,大多农民对脐橙还不是很了解,你讲脐橙哪里好,农民听不进。”自称是袁守根“徒弟”的大阿镇果农康登明说:“‘师傅’用大家都知道的养猪来类比,脐橙的远景效益一下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你种,我也跟着种。”


在袁守根的鼓励下,康登明向他学艺,做苗圃,种脐橙,搞农超对接,现在一年收入最少有40万元;同乡邱昌生原来连房子都盖不起,涉足脐橙产业后过上了富裕生活,还在县城置了好几处房产。


守望“红色初心”,服务人民群众,从事脐橙事业半个世纪,袁守根却没有一分脐园地。他说:“我不是不想自己搞果园,但那样就没有时间去为更多果农服务了。”正是因为袁守根的敬业奉献,才有了一批批脐橙事业“追随者”的加入,在赣南大地接续唱响“希望的橙歌”。


信丰县安西镇禾星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拥有脐橙种植面积2200多亩,种植户90多户,2018年成功脱贫。果农王小林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脐橙树平均可以产5000至6000斤,现在每斤均价3.5元左右,一亩果树的收益就达2万元。他说:“自从种了果树,这日子是越来越好喽,跟脐橙一样甜。”


赣州依托脐橙等农业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脐橙产业发展累计带动赣南老区100万人脱贫增收,成为全国三大产业扶贫典范之一。赣南脐橙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当家树”、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黄金果”。


老骥伏枥续写“橙色传奇”


赣南脐橙正是枝繁叶茂,“脐橙老人”却已两鬓斑白。


2001年,袁守根光荣退休。本可享受天伦之乐,“桃李满天下”的他却闲不着。他得空就往橙园转,还义务担任了328户果农的技术顾问,并研究出赣橙I号等脐橙新品种,为提升赣南脐橙果品质量作出不懈努力。他深知,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围绕中央赋予赣州“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他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袁守根常跟人讲起“一封信”的故事。那是2011年,赣南脐橙喜获丰收,袁守根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致信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信中,他深情地写道:“我是一名普通农艺师,见证了赣南脐橙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更是兴果富农的受益者。2008年罕见冰雹,交通受阻,导致脐橙滞销,是总理亲自批示,迅速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年脐橙又是个丰收年,来信特向总理表示感谢并报喜。”


2012年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派人看望了袁守根,并转达温家宝总理的问候和关心。袁守根从总理批示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做强脐橙产业,加快脐橙品种选育和改良,推进标准化、有机果园建设,支持贮藏、加工、物流设施建设”的建议,被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若干意见》等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赣南老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乡村振兴号角已经吹响。同步奔小康,关键在产业。”袁守根说,趁现在身体还好,愿尽最大努力指导果农管理好果园,助力乡村振兴。


“种脐橙不难,种好脐橙难。多亏有袁老的指导,我们心安呐。”在外务工的卢培金,回到老家大塘埠镇种植脐橙,袁守根全程跟踪指导,每个月搭顺风车、乘乡村班车前往果园,教他移栽、培土、施肥及虫害防治,有时身体不适则电话里解答。得益于袁守根悉心授技,卢培金的果园连年丰产小有名气,邻近果农唤他的网名昵称“炮哥”。


信丰县大塘埠镇六星村果农李春生自种35亩脐橙。2013年柑橘黄龙病肆虐,袁守根适时提出“种无毒苗木、消灭木虱、挖除病树”防控措施,使许多果园免受病害、喜获丰收,李春生的果园就是其一。受袁守根感召,李春生也热心当起了果农的技术指导,服务周边2万多亩果园。


退休后的袁守根,依然忙,忙得风风火火。即便在疫情防控攻坚战期间,他也一直坚持与果农共克时艰,每天打电话过问,发手机短信释疑,开微信视频聊天,一对一把脉脐橙春管难题。2020年,赣南脐橙产业克服不利因素,新增脐橙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嘉定镇有家果业公司种植脐橙3000亩,经理想高薪聘请袁守根担任顾问。“做顾问可以,我尽所能提供帮助,”袁守根先答应后拒绝,“但不拿钱,端了你的碗就要受你管,我就没法为其他人服务了。”


袁守根不仅持续钻研种植技术,还积极为脐橙销售出谋划策。随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纵深推进,赣州乡村公路已是四通八达,电商进农村也实现全覆盖。在袁守根等人的建言下,赣州举办了多届“赣南脐橙网络博览会”。赣南脐橙搭上网络快车,每逢脐橙采摘季节,不少电商邀他去果园拍照、录像,为产品代言,他都乐此不疲,并要求果农恪守一个原则:橙子的品质一定要原生态、健康、营养。


一生橙缘情未了,袁守根老骥伏枥,还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果农们一道续写着赣南红土地上的“橙色传奇”。


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省道德模范、江西省开拓技术市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省创新争先奖等称号。



事迹21

“哥,我是你的眼”

——胡梅洪先进事迹


胡梅洪,男,汉族,1941年生,群众,江西省分宜县操场乡凤塘村村民。


哥的眼睛自小就瞎了,他是哥的眼,让哥“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体会到活着的自尊与快乐。目前,虽双双进入耄耋之年,他毅然不离不弃,更加心诚意坚。他就是江西省分宜县操场乡凤塘村龙塘自然村村民胡梅洪,其二十六年如一日照顾哥哥的事迹,村后的洞眼山为证,村中的清泉水为证,村里老百姓的口碑为证。2020年10月,胡梅洪荣登“中国好人榜”。


“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决不能让哥哥饿着”


胡梅洪的哥哥胡程六,患先天性视力障碍,年轻时,母亲健在,生活上有依靠。1995年,母亲去世,胡程六成了孤儿,照顾哥哥的重担压在胡梅洪的身上,当年已经54岁的胡梅洪,膝下4个儿女,没成家的要成家,在读书的要供养,早年当民办教师又没什么积蓄,靠种几亩田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生活一直过得清苦。面对哥哥的现状,胡梅洪对妻子说:“我是弟弟,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决不能让哥哥饿着。”善良的妻子二话没说,把哥哥接到家里来,陪着丈夫一起照料他。


困难加重,夫妻共担。好在儿女懂事,成人了,一个个出去打工赚钱,接济家里。胡梅洪夫妇安下心来,早上他为哥哥洗脸刷牙穿衣穿鞋、妻子端上热饭;中午干完农活回来,做好饭菜给哥哥吃;下午干完农活,回来做晚饭给哥哥吃,热天帮助洗个澡,冷天帮助擦个身。为照顾好哥哥,一日三餐,餐餐不落下;一身“四理”,件件亲手理。


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胡梅洪的妻子不幸去世。照顾哥哥的重担只剩下胡梅洪一人承担,他夏天给哥哥铺凉席、装风扇,冬天为哥哥添衣被、烧柴火,平常日夹菜盛饭,特殊日看病求医,一桩桩一件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身体不行了,尽量让哥哥不得病”


岁月催人老,积劳可成疾。说不清从哪一天起,胡梅洪经常感到心脏不舒服,喘气困难,2015年查出患有心脏病,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屋漏偏遭连夜雨,接下来的几年,胡梅洪陆续查出患有脑梗、痛风、高血压、皮肤病,每天都靠药物维持生命。


病情加重,儿女分担。每次住院期间,胡梅洪叮嘱儿女:“我身体不行了,你们要照顾好伯伯,尽量让他不得病。”他的儿女们个个听话,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像父亲一样照顾伯伯。洞眼山下,清泉水边,1984年建起的“一厅一室一厨房”里,续写着暖心故事。


左邻右舍劝过胡梅洪,你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你可以把哥哥送到敬老院去,自己跟着子女享享清福。但胡梅洪说,把哥哥送到敬老院去,生活可能没问题,就是缺少亲人在身边,没有亲情。


2017年,胡程六因“突发失语3个半小时”入院,医生诊断为脑出血,整个治疗过程都是胡梅洪在照顾。经过治疗后,胡程六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治疗效果来得慢,不仅说话不清楚,而且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自己冷了饿了,也不能用语言正常表达。打小就聪明的胡梅洪,通过耐心观察哥哥的神情,来了解哥哥的“表达”。时间长了,哥哥皱个眉、动个嘴,他就知道是冷了热了、还是饿了困了。他给哥哥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洗澡洗衣,里里外外把哥哥照顾的妥妥当当,尽量让哥哥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


“只要我还活着,就要让哥哥好好活下去”


随着儿女成家,他们都分开过了,胡梅洪的家里常年只剩下兄弟二人。前几年,儿子也当上了爷爷,家务缠身,来到这个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但屋子里,有了手足情,并不显得特别冷清,地面桌椅被胡梅洪每天收拾得干干净净。春节期间,一家老小在儿子家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这个家再续亲情,成为不变的规矩,热闹的主题始终在这个家庭不曾更改。


感情加深,一人承担。为照顾哥哥,胡梅洪除了买菜和邻里聊天,平时哪也没去,一年365天,天天守候在哥哥身边。2021年到了,哥哥90岁,胡梅洪80岁,兄弟俩都是步履蹒跚、迎风流泪之人。


胡梅洪的哥哥脚已失去行走能力,只剩下一只手可以动弹。白天,胡梅洪要把饭菜做好,端到哥哥面前,拿张小方凳放下,守着他吃饭。哥哥牙齿的松动或掉落,更考验他如何搭配伙食。晚上,他住在哥哥隔壁,房门始终不关,方便哥哥一有什么响动,好起身去照看。早些年,胡梅洪还可以登上屋后的洞眼山,捡拾柴火以备过冬烤火用,这些年,早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要我还活着,就要让哥哥好好活下去!”这是胡梅洪心中的执念。


胡梅洪为哥哥准备了一个热水袋,天气冷的时候,每天早晨装好热水,不让哥哥冷着冻着。每天在电视里看看天气预报,好为哥哥增加衣服。照顾好一个人的饮食起居,一天两天是小事,一周两周是劳心事,一月两月是烦心事,一年两年是艰难事,对于胡梅洪来说,照顾哥哥26年来都不是事,守望的是兄长,守护的是亲情,守住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虽平凡更是不平凡。


胡梅洪二十六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哥哥,不仅是家族的典范,更是七里八乡的活教材,感动了无数人。村里为他们建了新厕所,修好化粪池,解决了他们的“排出”问题;电力公司为他们架设好了新电线,为他们解决了照明问题;社会各界陆续前来看望慰问,解决他们的心理慰藉问题,幸福就这样延续至今。


“哥,我是你的眼”化作了胡梅洪26年的行动,穿透了严寒酷暑,穿透了风风雨雨,穿透了人心底线,成为无数人的“眼”,透过胡梅洪我们看到了社会人间的美好。


获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事迹22

硬往“火坑”跳的儿媳

——齐丽先进事迹


齐丽,女,汉族,1976年11月生,群众,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彭泽县供电分公司职工。


这个朴实的女子,用一颗善良的心照亮失明婆婆9150个日日夜夜。期间,自己腰间盘凸出做过三次手术,也没有中断对婆婆的细心照顾和陪伴,让老人在家不孤独,出门很自豪。在生活中,她用点点滴滴诠释了“孝”道,用勤劳、贤惠、善良鼓起了公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的事迹被街坊四邻广为美谈,也被同事称赞为“最美儿媳”。


叔叔阿姨以后我就做你们的拐杖


1994年,她分配在县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工作。一天,在公司楼梯上,正提着开水瓶到会议室的她,突然感到手中一轻,“我来帮你提吧”,她回过头一看是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帮她提着开水瓶到会议室,布置会场,她心中一动,这是一个懂得体贴、勤快的小伙子。随后,在公司举办青年联谊会上,再度与这个小伙子相遇,通过一段时间接触、相互了解后确立了恋爱关系。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后,男友的父母相继双目失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让原本对生活充满美好期待的男友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和阴霾之中,对于如何安排两位老人今后的生活,茫然不知所措。


此时,齐丽已经与男友定了婚约,身边的亲朋好友听闻此事后,都劝她不要嫁过去,说那是往火坑里跳,男友也提出了分手,怕连累她。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她也曾犹豫过,想到男友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对自己的体贴与爱护,她毅然走进男友家门。


在家中正在抹泪,担心儿子婚事的两位老人,听到齐丽脚步声,迅速起身迎来,望着两位老人复杂的表情,齐丽用坚定又有力的声音跟两位老人说:“叔叔、阿姨,你们不要有任何担心,眼睛看不见没关系,我既然进了这道门,以后我就是你们的拐杖” 。


“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选择离开,这不是我做人的本性。”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齐丽并没有选择逃避。1996年,她和老公结婚了,用自己的善良扛起了这个家的重任。


悉心照顾婆婆25年如一日


自结婚以后,齐丽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清晨五点钟就准时起床,打扫庭院,给老人倒便桶、便壶,洗衣做早餐,伺候老人用餐,然后匆匆忙忙地赶着去上班。中午,她本来可以就近在自己的父母家或公司食堂就餐,但为了让老人们吃上热饭热菜,她买了一辆摩托,顶着夏日骄阳似火,迎着秋雨冬雪,往返三四公里给老人做饭。赶上外面有事时,就在外面带饭给老人吃。


公公在世时,年迈体衰,身体自控能力极差,经常大、小便失禁,面对令人欲呕的污秽,齐丽没有半句怨言,总是毫不犹豫地帮公公擦洗身子、清洗沾满污物的衣裤。


那时,公公患有高血压,眼睛又看不清楚,她每天都要准时把降压药配好,把开水倒好,等到不烫时,亲自递到公公手中,并督促他及时服药,直到2009年公公去世。


婆婆在失明之后,性格变得异常烦躁,情绪很不稳定,好猜疑,时常和家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及无意的言语而生气、发脾气。每逢此时,齐丽总是坐在她的身边轻言细语地陪着老人说话,仔细聆听她心中的不快,不断好言安慰,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人平静、开心起来。“有时候也理解她,眼睛看不清,一个人在房间里也闷得慌,我就扶着她四处转一转,晒一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陪她唠唠嗑,尽量让她开心一些”。


为了扩大婆婆日常生活的活动范围,齐丽叫上老公沿着墙壁焊了一道扶手栏杆,从房间到大门口、卫生间。这样,她上班的时间,婆婆每天就可以扶着栏杆活动活动身子,还可以到门口坐在固定椅子上晒晒太阳。


“自从安装扶手栏杆后,她每天都会扶着栏杆走一两个小时,既锻炼一下身体,邻居来往时也可以说说话,解解闷”齐丽说。自从安装扶手后,婆婆性格越来越开朗了。


这样的好儿媳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说起和儿媳的感情,已经80多岁的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虽然她没见过齐丽的样子,但她能感觉得到媳妇是最美丽的,她勤劳、贤惠,有一颗天底下最善良的心。


“虽然我嫁过来时,婆婆眼睛就看不见了,但她是我老公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再说,以前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现在眼睛看不清了,我说过要做她的拐杖,就有责任把她照料好”齐丽说。


逢年过节,为了老人高兴,齐丽总是不辞辛苦,备酒备菜,把兄弟姐妹们叫来家中,吃个饭,聚个餐,陪老人说说话,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有空时,她就给老人读读报,讲讲外面发生的新鲜事。


由于长期的操劳,齐丽患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即使疼痛发作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因为疼痛而休息过一天,停止过对老人的照顾。25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婆媳之间相处非常融洽,感情胜过亲母女。


如今,婆婆早已习惯了齐丽的照料和陪伴,在家有儿媳陪着不孤独,外出有儿媳搀扶不害怕。


“遇到这样的好儿媳,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没有她的照顾,我真不知道怎样活下去。”齐丽的婆婆逢人就夸儿媳的好。


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2020年9月一个清晨,老人突然中风,并且神志不清,什么人都不认识了,但她唯一记得住的是齐丽的名字,齐丽的声音。


完全瘫痪在床的婆婆,齐丽伺候她就添加了更大的难度。每天清晨帮老人洗脸、漱口,遇到老人不配合时,齐丽总是像哄孩子似的,一句又一句好话,想尽一切办法哄着老人。最难的是帮老人大小便、擦洗身子、更换衣服。老人体重140斤,又不肯让别人碰她,患有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齐丽总是很艰难将婆婆从床上扶起来。看到齐丽这样辛苦,老公心疼不已,请了护工回来,可老人就是不买账,一口一个齐丽地叫着,不肯吃饭、睡觉,什么都不配合,直到听到齐丽的声音,才安静下来。


虽然十分辛苦,但齐丽从来不叫苦叫累。在单位上,她对待工作总是认真、细心、高质量严要求,也从没有因家庭原因而耽搁过工作,全公司四百多人的“五险一金”、医保报账、员工退休手续等工作,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笔差错。在家里,喂婆婆吃饭,陪她聊天,帮她揉腿消除浮肿。晚上,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就睡在与婆婆对门的小房间,晚上不关门,方便半夜服侍老人起夜。遇到婆婆大便难解时,戴着口罩,戴上一次性手套,帮着老人解决。


“说不难是假话,但我既然承诺了是婆婆她的拐杖,就不会后悔,也一定会做到底” 。


“娶媳就要娶齐丽”。当下,这是彭泽老人们最流行的口头禅。齐丽,这位普通而又平凡的小女子,用一颗炙热之心,尽心尽力地呵护着失明的公婆。25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爱心、细心、耐心伺候着婆婆,用善良和爱心树起了新时代婆媳关系的好榜样,无形地教育、感化着年轻的一代。


获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发布:吴雯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