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江西日报:传承民族文化的DNA

作者:www.JJU.edu.cn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9日 09:50浏览次数:

木雕已成为许多旅游景点常见的旅游产品郁鑫鹏摄

程长庆在教徒弟跳傩舞洪元培摄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文化遗产日。

  记得文化部一位专家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延续的遗传密码,是民族文化的DNA。那么,这些年来,我省“民族文化的DNA”传承的情况如何,现在的“非遗”生存现状又如何呢?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动”与“静”结合加强活态保护

  记者见到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俞有桂时,他正在婺源县华龙木雕厂厂区里给徒弟们授艺。婺源木雕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由于木雕与当下的园林建设、旅游开发结合得很紧密,因此业务不断,去年收入达到800万元,今年创收1000万元没有问题。”俞有桂自信地说。因为有市场,前来拜师的人很多,请他做木雕的也很多。一个例子能看出婺源木雕产业的发展:2006年,当地县政府划给俞有桂20亩地建厂区,当时他还觉得20亩地太大了;可是不到3年时间,他就觉得厂区已经难以施展拳脚。据不完全统计,婺源现有木雕技艺者约100人,是2006年的数倍,2008年的产值接近3000万元。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也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06年以前,形容连四纸“沉睡”、“濒临灭绝”的词汇常见诸报端,生产连四纸的企业也是销路不好,市场难以打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当地政府的宣传、引导下,外省、本地各有1家企业与铅山县文化部门合作,不仅解决了经费问题,还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让连四纸生产工艺得到再现,促进了该项工艺的保护性发展。据悉,现在西泠印社每年订购该企业生产的80%的纸张,而其余20%则是当地强留下来用于本地销售的。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重要特点,我省对“非遗”项目,尤其是传统技艺、口头文学等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项目,不是用现代手段将其记录下来,然后珍藏、陈列那样简单完事,而是想方设法通过活态的形式和手段使其得以传承。

  “创”与“承”结合融入时代元素

  由于“非遗”靠的是口传心授,因此“非遗”项目会因时代、传承人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创新。如何在新时代中创新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一个新课题。

  永新盾牌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在,它成了一种融体育、舞蹈、音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表演艺术形式。2006年以来,该县文化部门遴选出40多名退伍军人跟随民间老艺人吴三桂学艺,精心培训。然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一个表演方阵,在盾牌舞的基础上掺入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元素,还创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盾牌舞因此先后在我省首届国际傩文化艺术节、泛珠三角民间艺术表演大赛等活动及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栏目中精彩亮相,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如果不创新形式,盾牌舞就难以雅俗共享,就难以走出乡村,就很难得到好的宣传、展示的效果。”吉安市文化局的一位副局长说。

  湖口青阳腔是一朵古老的戏曲奇葩,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湖口县与九江学院合作建立了青阳腔教学实践基地。学院的师生们经常到农村中去,请传承青阳腔主体的乡民示范表演古朴奇特的艺术。同时,九江学院组建了青阳腔学生艺术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张艺鸣教授还用青阳腔的音韵、音调改编了一些现代曲子,使青阳腔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现在该艺术团已在城乡演出了近百场次,观众数万人。下一步,学院还将编写教材,把青阳腔列入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重振“非遗”风采仍需努力

  2005年至2008年,国家对我省“非遗”的保护经费达568万元。

  2005年至2009年,省政府对“非遗”投入保护经费900万元,而且之后两年是每年300万元。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非遗”保护。我省还出台了《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此外,还建立了省、市、县(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3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64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23人当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保护“非遗”还任重道远,一些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在“资金”和“传承人”两个问题上大倒苦水。

  77岁的程长庆是婺源县秋口镇长径村村民,他是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说,过去每年正月至三月,他们都在外面跳傩舞,现在村里勉强保留了一个傩舞队,但只有过年的时候在村子里演几天。最糟糕的是,演员平均年龄近50岁,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横峰傀儡戏有80多个剧目,但没有留下一个文本,所有的故事都保存在老艺人的记忆里。现在仅剩下3位老人可以表演傀儡戏了,而且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也有72岁。其中一位叫黄歪仔的老人说:“只要年轻人愿学,我愿意把肚子里的戏全部倒出来,无偿传授。”一位家长说:“学了这些技艺,能保证找到工作吗?学这些项目,学校能给孩子升学时加分吗?”这也许是传承人难找的重要原因。

  “一旦老人们去世,这些民间艺术即会面临失传。”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李玲这样对记者说。据悉,我省9位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已经有1位于去年去世。

  资金不足也是一个大问题。长径村的村长程广通告诉记者,婺源傩舞全套面具有54个,一个节目最少需要17名演员,现在傩舞队只有县文化馆赠送的几个面具和10名老演员,如果要恢复正常演出,服装、道具等都算上,一次性需投入13万元钱。省文化厅社文处一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家2008年投入的“非遗”普查经费是30万元,如果分到每个县只有3000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县的“非遗”保护中心甚至连照相机、DV机都没有。此外,项目传承人提出的没有专门的传习场所也是一个问题。

  “各市、县对‘非遗’工作重视各不相同。”省文化厅社文处吴先华说。今年8月,我省就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但省里的第三批“非遗”名录还没有出来,原因是有的市、县还没有建立市级、县级名录。现在我省的市级、县级“非遗”项目分别只有243项、424项。有的地方对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追加经费,加大扶持力度,对需要挖掘、整理等费工夫的项目则“区别对待”。还有的地方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江西日报2009年6月19日B3版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09-06/19/content_68670.htm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