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交通广播网:贫困生开学前贷款忙 生源地助学贷款惠及学子

作者:www.JJU.edu.cn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9日 14:49浏览次数:

  从今年秋季开始,我省大学新生和在校生可以开始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与高校所在地助学贷款相比,生源地助学贷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家长被列为共同借款人。

贫困生开学前贷款忙

今年暑假,九江学院会计学08级学生吴婷婷回到家乡南丰县,听说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一事,便来到县教育局咨询。在递交贫困证明后,8月10日,吴婷婷顺利签订了借款6000元的合同。

吴婷婷是全省首个签订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的学生。据介绍,截至8月21日12时,南丰县就有260名贫困大学生签订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贷款金额达140余万元。

8月22日是星期六,中午时分,记者在南丰县教育局看到,前来递交材料的学生仍有不少。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不少贫困大学生都是等着这笔贷款去开学的。由于开学前在家乡就可以办理好贷款,这给学生减去了不少负担。

按照程序,已经签订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的学生,在报到时可向学校出示合同以申请缓缴学费。之后,学校再将学生已报到的回执单寄给学生家乡的教育行政部门,经过核实后,学生家长便可领到现金。目前,省教育厅已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和省农信社两家机构签订协议,将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纳入生源地助学贷款范围。截至8月18日,开展工作较早的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已经与1300余名学生签订借款合同,合同金额累计超过700万元。

学生不再为贷款奔波

之前开展的高校所在地助学贷款之路为何越走越窄?相关人士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到账率不高,造成呆账坏账多;二是手续太繁杂。对于许多家在山区的贫困生而言,需要在家乡与学校之间多次奔波。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处负责人分析认为,目前,只有重点高校学生贷款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一般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学生面对助学贷款只能望洋兴叹。省教育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去年,我省助学贷款只解决了需求人数的34%,是历年来最少的一年。

生源地助学贷款,正是解决了关键的信用问题。由于强化了学生家长的责任,加上学生家乡的教育行政部门在中间协调,经办银行能够准确掌握学生信息,进而放心贷款。有关专家认为,银行愿意放贷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财政出面拿出贷款额的15%作为风险补偿金。而如果风险补偿金少于对应贷款损失,政府财政还将负担一半损失。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高校所在地助学贷款一般由省级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统一打包给某一家银行,高校和学生没有选择余地,这也是造成学生贷款难、贷款周期长的原因。在生源地助学贷款体系中,各有关机构都能从教育部门网站上获取学生信息,山区学生的贷款手续将因此便利许多。此外,由于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学生家乡办理业务,当地金融机构审核学生信息比较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弄虚作假、占用指标的现象。该负责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所在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将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

期待惠及更多贫困学子

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就曾在高安市试点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与20名在本省就读和1名在外省就读的学生签订借款合同,贷款金额近12万元。今年,该分行已经承办了南昌、新余、抚州、宜春和赣州5地共50个县(市、区)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该分行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将对至少1.5万名江西籍学生放贷,每人最高限额为6000元。

8月下旬,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等部门联合派员来我省,就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中,两种情况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

一是少数县(市、区)政府为了规避财政风险,迟迟不愿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按照规定,风险补偿金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将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县级财政所要承担的,只是可能产生的银行损失中的一半数额。据了解,在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承担的50个县(市、区)中,尚有5个县(市、区)没有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我省八成以上县(市、区)没有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中,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承担着学生信息的搜集、存档和贷款催收工作。目前,我省很多地方都是志愿者在顶岗。有关专家认为,若想更好地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必须在所有县(市、区)组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今年是我省全面铺开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第一年。在省级财政、教育等政府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已经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贫困大学生们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家乡的政府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尽早实现“应贷尽贷”的目标。(中国交通广播网2009年08月29日 http://www.ctbn.com.cn/News/ShowInfoqk.aspx?ID=751090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