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江西日报:千年文脉 百年办学 十年升本 跃上葱茏——九江学院建设与发展巡礼

作者:www.JJU.edu.cn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08:12浏览次数: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壮丽诗篇,使人们心潮澎湃。在物华天宝、名贤毕至的历史文化名城九江,坐落着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文化氛围和科学精神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九江学院。时光荏苒,岁月腾挪,2012年5月,九江学院开展了“千年文脉、百年办学、十年升本”校庆活动。千年文脉相传,百年筚路蓝缕,十年奋发图强,志在跃上葱茏,九江学院以坚定的步伐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大学迈进。

  一、文脉篇:史接千载,文脉延续

  九江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教育底蕴与人文精神的大学。1072年,周敦颐来到庐山莲花洞,创办濂溪学堂,开启理学先河。他的佳作《爱莲说》,托物感怀,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成为千古绝唱,让人百咏不厌,引导着广大师生思索和践行如何做人。

  秀甲天下的庐山,一直是读书人心中圣地。宋初,人们在庐山国学的旧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1179年,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重振书院,延请名师,白鹿洞书院名声鹊起,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朱熹集前贤之大成而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影响深广的教育原则,其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引导着广大师生思索和践行如何做事做学问。

  九江—庐山地区具有千年历史的濂溪学堂、白鹿洞书院文脉相传,给学校奠定了深厚的教育底蕴与人文精神。九江学院,正是因为传承濂溪学堂、白鹿洞书院的古朴学风,生发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旺盛的学术生命。广大师生秉承“竞知向学、厚德笃行”校训,守护大学精神家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二、历史篇:百年办学,薪火相传

  九江学院是一所注重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护士学校。1952年该校改称为江西省九江市卫生学校,1958年升格为九江医专,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原九江师专创建于1958年,1959年与九江医专、九江工专合并组建“九江大学”,后调整恢复为九江师专,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和骨干;原九江财专原为解放军企业管理干部学校,1981创办,1994年升格为解放军高等军需财专(九江财专)后发展迅速,为解放军后勤部和地方的企业培养了大批经济与管理人才;原九江教育学院组建于1985年,是九江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学校历经沧桑变迁。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上述四校合并组建本科综合性大学九江学院。千年时光荏苒,百年春华秋实,十年奋发上进,九江学院演绎了爱国为民、求新图强的壮丽诗篇。

  合校升本十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暨省教育厅和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体师生员工励精图治、和衷共济,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个学科齐全、培养体系完整,拥有61个本科专业,拥有10多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等学术平台,与地方政府、企业、国内外大学合作交流日益活跃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巍然屹立于赣北大地。老树新枝、跃上葱茏,校园风景如画,师生意气风发。

  各个时期的十多万名九江学院毕业生遍布九江、全省乃至全国,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军工企业和其它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无论是成为领导干部、著名学者、知名企业家,还是作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工作者,九江学院学子都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发展篇:十载春风,成绩显著

  九江学院是一所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和欣欣向荣的大学。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综合性大学,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我们的校园青山绿水,和谐有序;我们的学生青春阳光,健康活泼;我们的教师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短短十年,我们很快完成了实质性融合,学科整合的优势凸显,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1、以育人为根本,立德立品

  秉承“融通”理念,推动教改创新。学校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育人特色。2005年以来,学校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相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招生培养与就业创业相融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

  增强学生素质,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江西省首届本科院校辩论赛等系列赛事中一直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校园管理及饮食服务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级与省级表彰,连续两次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

  开展全员育人,铸就担当精神。学校建立了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全员育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立足党团组织、课堂教学、网络传播、生活园区、社团活动等渠道,抓住学生成长中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心理健康等关键环节进行热心指导,注重把学校的地理区位优势、学科建设优势、非物质文化传承优势和书院文化优势等,转成育人优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以创新为基石,格物致知

  实施人才战略,强化师资队伍。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人才强校”战略和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以加强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与政策,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学校实施了“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策略,明确提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科研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以构筑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者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学校现有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等44人;江西省高校名师6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受聘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一批著名学者受聘为学校兼职教授。

  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协同创新。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积极实施“质量工程”。学校积极利用九江地区“山江湖”(庐山、长江、鄱阳湖)的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山江湖”学科建设工程。一是积极依托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资源构建学科群。学校以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为引领,形成了以“陶渊明研究”、“青阳腔戏曲研究”、“庐山宗教文化研究”、“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庐山旅游与建筑文化研究”和“九江历史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群体。二是积极对接九江沿江开发及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学科群。学校以沿江产业开发研究中心为引领,做强相关工科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带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通讯与信息工程、企业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报关与国货运、营销与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发展。三是积极策应省政府部门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学科群。学校以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为引领,做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等学科,带动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湿地保护和水体生态修复等学科发展。

  九江学院的“流域管理与生态保护”博士后流动站,省级重点实验室数控技术与应用、系统生物学,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在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以传承为使命,化成天下

  培育文化品牌,搭建成长平台。为弘扬传、挖掘、传承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与九江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多姿、极富地方特色”的优势相结合,积极开展对湖口青阳腔戏曲、九江瑞昌剪纸、武宁打鼓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活动,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新路。2011年12月,学校申报的《保护“非遗”,传承文明——九江学院大力开展九江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活动》,先后获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此外,学校志愿者不断活跃在乡村学校、红色景点、上海世博、地震灾区等重大活动中,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青春风采。

  推动开放办学,传播中华文明。学校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了学校学科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升。现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已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300余人来校学习医学和中文等专业。学校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积极参与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创办海外孔子学院,开创汉语国际推广新局面。2009年学校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等合作创建了柬埔寨第一所孔子学院。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孔子学院挂牌仪式,并誉之为“中柬人文交流的里程碑”。学校牢记习副主席的殷切嘱托,积极办好孔子学院,为促进中柬人文交流做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连年受到国家汉办的表彰。学校作为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受援学校工作突出,尤其是在国际农村医学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校庆篇: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2012年5月,九江学院以推进系列活动为主线,开展了“千年文脉、百年办学、十年升本”校庆。学院精心筹备,推进了丰富多彩的校庆活动。

  1、新起点有特色高水平,办好赣北最高学府。5月9日,副省长朱虹到九江学院视察调研并祝贺校庆。朱虹副省长指出:九江学院是一所有着千年文脉、百年办学历程的老校,近年来,学院秉承“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校训,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促进地域文化繁荣为己任,办学有方向、学科有特色、文化有底蕴、服务有成效;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办学实力迅速提升。

  朱虹强调,九江学院要以合校升本10周年为新起点,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学科、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为具体目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地方高等院校;要坚持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团结校友凝心聚力,营造浓郁学术氛围。5月13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授,在校庆期间应邀作客九江学院100期濂溪讲坛,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使命基于“社会责任”的观察和思考》的讲座。讲座分为三个板块:例证美国社会科学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呼吁中国还缺乏世界一流的智库,认识大学的现代功能与大学的社会责任。顾海良指出,现代大学精神体系不仅要包括古典的人文精神、近代的科学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担当,还要包括当前文化引领的时代精神。他说,中国的大学应当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努力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认为,九江学院非常重视庐山文化研究,近些年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5月16日、17日下午,学校名誉校长杨叔子院士回校作报告《诚则明、明则诚---兼谈学术诚信》。杨叔子列举北宋诗人黄庭坚的《牧童》诗句和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评价,阐述做人要诚实明白的道理。他还以华中科技大学的迅速发展和华中数控高档五轴联动数控系统、MX—4曲轴连杆颈车床的自主研发等事例,进一步说明了诚信与科学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杨院士旁征博引、语言幽默,他结合《论语》、《礼记·大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关于“诚信”的思想和现实生活中的生动故事,强调人才培养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校园,各二级学院纷纷邀请知名学者和校友举行报告会。大家一致认为,“凝心聚力、弘扬学术”应是校庆的真谛。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能启迪思想、开拓视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3、寻访校友感悟人生,关心助力母校发展。今年3月以来,校友会、学生处、校团委联合组织了100余名学生骨干开展了以“寻访校友足迹·感悟人生经历·关注母校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对不同行业的50多名校友进行了采访,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校友的热情接待。这项活动给校友们带去了母校的亲切关怀,带回了校友对母校的关心助力,带回了校友卓越的工作业绩和人生体验。此次寻访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青年学生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向校友们传递了母校的发展资讯,同时,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校友们的奋斗历程与人生体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返回母校畅叙情谊,祝福母校更加美好。曾经,他们在九江学院这片沃土上寒窗苦读;今天,他们重返校园,畅叙同窗情谊,表达对母校及恩师的感激之情。3月以来,学校 2000余名校友纷纷返回母校聚会,畅谈人生,讲学捐赠。

  5月18日,学校隆重召开九江学院“千年文脉、百年办学、十年升本”校庆庆祝大会,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到会作重要讲话,对我校升本10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学校提出了殷切地期望。学校连场举行了校庆文艺演出、举办教学科研成就展览和校史展览;召开校友代表座谈会;开展校庆书画、图片展等系列活动,陶冶师生情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追溯千年,我们深情感怀;回望百年,我们雄浑豪迈;纵观十年,我们得时无怠!我们相信: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克难求进,奋勇拼搏,聚庐山灵气,蕴长江波澜,展鄱湖浩瀚,全力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一定能把九江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江西日报2012年5月22日四版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2-05/22/node_190.htm

  热忱欢迎2012年广大高考学子、有志青年选择九江学院!
  校园网网址:
  招生咨询电话:(0792)8310031
  招生与就业处网址:/zjc/
  E-mail:zjc@jju.edu.cn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