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经济导报:让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作者:www.JJU.edu.cn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09:10浏览次数:

  江西省铜鼓县位于赣西北,属革命老区,全县面积1548平方公里,山地占87%,森林覆盖率达87.4%。现辖6镇3乡及4个国有林场,人口13.6万,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小县。目前,铜鼓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2所,其中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44所,在校学生12754人。

   近年来,铜鼓县按照“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督导评估体制、形成鲜明办学特色”这一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学校硬件改善与质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让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乡村有了好学校
  
   针对以往山区学校“网点散、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铜鼓县因地制宜创办了新型的山区寄宿制学校,并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契机,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以前孩子上学,走完了水路走山路,大一点的孩子,搭车搭船;小一点的孩子,每天要接送,而且刮风下雨很不安全。现在好了,一个星期只要接送一次,而且学校派人统一送到村里,家长可以放心外出务工了。”天柱峰小学建于1998年,是江西省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该小学建成后,备受当地农民欢迎,就连远在15公里外的红苏村,都有农民慕名送子女来上学。 

  2003年,铜鼓县被江西省教育厅定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县”,之后便以此为契机,根据环境美化、道路硬化、生活设施标准化、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四化”标准,在全县范围精心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并适时撤并偏远、落后、生源少的学校和教学点。目前,已建成各具特色、设施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6所,新建、改建校舍14.3万平方米。铜鼓县义务教育学校由1998年的183所调减为现在的52所,减少了70%,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 

  2008年以来,铜鼓县筹措并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城区学校及每个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运动设施、生活设施等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各类功能性用房一应俱全。2009年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全面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加固及改造完成抗震校舍面积占铜鼓县校舍总面积的30%。2008年以来,铜鼓县共投入600多万元,对全县5所农村初中学校校舍进行了升级改造。此外,铜鼓县还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逐步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建设,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配备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安装多媒体投影系统,装配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另外还大量添置图书及音体美器材,使每所学校图书及器材数量都达到省定标准。

  通过近几年努力,铜鼓县学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县基本形成城乡、校际“网点布局相通、办学条件相近、班额基数相当”的同步提升、高位发展的均衡格局。现在,铜鼓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县城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服务。

  城乡教学齐头并进
  
  优质均衡的师资队伍是缩小校际间差距的根本。没有优质师资力量的均衡,就没有义务教育的真正均衡;没有优质师资力量的均衡,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均衡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只有加强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校际间优质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才能真正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品质。

   按照“凡进必考,公开竞聘,择优录用”原则,铜鼓县建立了师资补充长效机制。2008年以来,共引进、招考录用80名优秀大专以上毕业生,全部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逐步解决了农村教师年龄、知识老化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村教师实施倾斜的优惠政策,有效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这里空气清新,孩子淳朴,老乡热情,每个月还有山区任教补贴,我非常乐意在这里教书。”2011年毕业于九江学院的语文教师胡伟去年秋季来到了铜鼓县带溪乡高岭小学,来自江西繁华都市的她选择了在这个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她有两个同学在该县的城区学校教书,平时聚会,大家都羡慕胡伟不仅享受着高岭的好山好水,还有比他们高的待遇。

  为使广大农村教师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统发,比照公务员标准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铜鼓县财政统一安排了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每月向边远农村教师发放特殊津贴50~120元不等。铜鼓县还建立了教师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此外,该县在农村学校建设14栋、232套教师周转房,符合条件的当地农村教师可免费入住,以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住房困难。

  在政治待遇上,铜鼓县对农村教师倾斜。铜鼓县把各项表彰指标的70%投放到农村学校,每年都有近100名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农村教师,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在职称评聘方面,教师中高级职务晋升指标直接分配到乡镇,分解到学校,农村教师职务晋升的比率和机会超过了城区学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级以上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城区学校在总体比例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要建设好农村教师队伍,还必须想办法提高在岗的大多数农村教师的素质和水平。铜鼓县财政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设立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并将学校公用经费的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支持和鼓励广大农村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骨干教师培训和新课改、新技术培训。建立了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积极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网上国培计划;对农村小学教师实施了全员培训。2008年,邀请吴正宪、纪晓村等4位国家著名教育专家举办了“天柱峰之春”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提升了铜鼓县基层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时,铜鼓在全县中小学实施校际结对帮扶制度改革。铜鼓县实行城乡教师支教帮扶工作制度和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制度,每年选派10~20名城区骨干教师及紧缺学科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扶。

  通过结对帮扶平台,帮助和促进了农村学校转变教育观念,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校管理工作和教研工作良性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实现了师资交流,教研合作,经费帮扶,成果共享。

  保障体制改革重公平
  
  铜鼓县坚持把“提高入学率、控制辍学率”作为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以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目标,采取法律控辍、目标控辍、制度控辍、助学控辍、劝导控辍、关爱控辍等措施,重点在保学、助学、劝学三个方面下功夫,认真做好扶贫助学工作,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

  铜鼓县始终坚持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制度,取缔重点班、重点校。同时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即学籍管理制度、学籍变动监控制度和生源流失“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目前,铜鼓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小学年辍学率为零,初中年辍学率为0.7%;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6.58%。

  为保障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切实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铜鼓县出台了《铜鼓县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贫困失学。铜鼓县全面落实教育民生工程,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教科书费、借读费全免政策,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8年来,铜鼓县为近7000名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补助资金308万元,全部采取“一卡通”形式按时足额发放到位。铜鼓县大力开展各类助学活动,设立了政府保学基金和政府教育奖励基金,成立扶贫助学专户,鼓励并接收社会个人捐助,民政、工会、教育等部门按扶贫助学制度对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各中小学校通过减、免、捐、垫、补等措施,为家庭贫困学生入学铺设“绿色通道”。

  为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工作,铜鼓县政府制发了《铜鼓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有关规定》,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近、方便入学,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确保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

  铜鼓县重视“留守儿童”管理,制定了《铜鼓县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在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校内教育、管理和校外协调教育工作,做好对“留守儿童”的情况登记,掌握“留守儿童”有关情况。学校负责跟踪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更多关爱。各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社区也积极配合,形成了政府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监管网络已逐步构建起来。(中国经济导报2012-5-31 11:29:00     http://www.ceh.com.cn/ceh/shpd/2012/5/31/115621.shtml )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