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筱青校长主持的“孔子思想的公理化结构”研究第二阶段,经过十余次的会议研讨,已经完成了修订的相关内容。
此次修订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新的突破:1、不再限定在矛盾的量变阶段,增加了处于矛盾质变阶段的相关内容。孔子的时代恰好正是“礼崩乐坏”的时期,孔子所“期望”的是在矛盾量变阶段的中庸状态。2、不再限定选取“理性”内容,增加了非理性的内容。特增设“养性篇”一章,与前面的“立德篇”、“从政篇”、“为学篇”相呼应,梳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孔子思想系统。“养性篇”重点讨论道德、理性与性情的协调互动关系,与”立德篇”侧重道德理论形成区别。这部分是新版的一大亮点。3、对原有的基本慨念、定义及公理作了全面梳理,精简公理数目,力求言简义明,体系更加完整。4、调整了命题的归类。特别是规范了命题的确切涵义和证明的逻辑性及可靠性,避免了“为了证明而刻意拼凑证明”的问题。5、突出了论证的系统性,克服了结构上的体系化与《论语》丰富内涵之间的矛盾。各篇章所有表述与新的共识(量变——质变,理性——非理性)和新确定的"基本假设、定义和公理"保持一致。
2011至2012年第一学期《的公理化诠释》一书作为《精读》公选课的辅助教材。该课程的开设,在全校各专业学生中得到了热烈的反响。文、理、工科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大家普遍认为这门课程的开设,开拓了学习知识的视野。特别是全新的研究方法,带给了大家全新的学习体验。尤其是甘校长及团队成员的专题授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公理化诠释》(修订版)将继续作为下学期《精读》公选课的辅助教材,仍然由甘校长及团队成员授课。欢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精读》课程的学习,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孔子思想的公理化结构”研究进一步取得新的突破,使这种科研成果和教学紧密结合的方式,成为我校科研和教学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