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周林香、曹有红、李维正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8日 17:08浏览次数:

事迹10

她是儿媳的“双腿”

----周林香先进事迹


周林香,女,汉族,1951年10月生,群众,江西省玉山县仙岩镇吴家社区塘底小组村民。


在有着深厚孝德文化的全国文明镇江西省玉山县仙岩镇,人们口口相传着一位婆婆照应儿媳22年的感人故事。故事主人公周林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丈夫去世早,凭着农家妇女特有的刚强与勤勉,总算让贫寒家庭走出困境。然而,22年前的一场意外,造成儿媳李小香瘫痪在床,平静的家庭生活由此被打破。随着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孙女外出就学,周林香独自一个人挑起照顾儿媳的重担,一次次翻身擦拭、一口口喂药进食、一遍遍轻柔按压……8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谱写了一曲婆媳情深的感人赞歌。


愿做病瘫儿媳的拐仗


“官溪祠堂南坞井,新塘边糕礼贤饼。”这是被誉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全国文明村镇仙岩镇代代传唱的童谣,既孕育了孝德耕读别样文化,也催生出周林香22年来悉心照应病瘫儿媳的感人故事。


今年70岁的周林香,是仙岩镇吴家社区地道的农民。丈夫去世那年,留下83岁婆婆和一对年幼儿女,她以女人少有的刚强,独自一人承担起照应病瘫婆婆和抚养儿女的重任。随着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好转。然而不幸却在这时降临。1999年冬的一天,那天是周林香婆婆出葬的日子,李小香骑车到集镇买东西,往回家路上赶的时候,在一个拐弯处,为避让一辆汽车,方向失灵,摩托车朝着路边坑沟冲去。巨大的惯性和冲击力,场面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伴随着金属刮擦和撕裂的声音,一道触目惊心的殷红划出痛心血痕。当时正怀孕的儿媳李小香骑车意外摔倒,由于脑部受伤严重,进行了左脑部分切除手术,造成右半边身体瘫痪,丧失语言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当时真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瘫痪时她才21岁啊!”说起儿媳的遭遇,周林香至今都扼腕痛惜。


李小香出事的时候,曾有人劝说周林香家放弃这个拖累整个家庭的女人,重新找个健康的,家里也不至于这样艰辛,但周林香和儿子毛奕宣却异常坚定:“无论多难,都不能放弃小香。”一边要给妻子治病,一边要维持一家人生计,留在家里务农显然不是办法,毛奕宣思索再三决定外出务工,但自己外出后,妻子怎么办?善解人意的母亲周林香得知儿子的心思后,掏心掏肺地对儿子说:“你放心出门,小香我会照顾好的,她是你的妻子,也是我的‘闺女’啊。”


“那会真觉得没什么指望了,往后的日子都不敢想。”毛奕宣叹了口气感慨道。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渐渐走出悲伤,决定再次外出打工。临行前,这位壮实的汉子颤抖着嘴唇,强忍眼泪给母亲连叩了三个响头。周林香倚着门框望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村头,老泪纵横。“母亲对我一生的恩情,这辈子我可能都还不完了。”毛奕宣满怀愧疚地回忆说。


从那以后,几乎每天,在吴家社区周林香家里,过往的村民都会见到这样温馨的一幕:只见周林香慢慢地扶儿媳李小香起床,梳头、洗漱、喂饭。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周林香已经整整做了22年。二十多年前的一场意外,夺走了儿媳的健康并终身与疾病相伴,周林香却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成为儿媳的“双腿”,用自己的真情给予着儿媳爱和温暖,八千多个日日夜夜相依相伴,无怨无悔。


二十见方的房间,铺了两张床,一张小床是周林香的,另一张大床是李小香的。为了方便照顾,周林香把自己的床搬进了儿媳妇的房间,在儿媳妇病发痉挛翻下床时,用自己瘦弱的双臂奋力地将她挪上床睡个安稳觉。走进房间,整个屋子干净清爽,没有一丝异味。对于瘫痪卧床的病人来说,大小便失禁,一天衣服换洗好几回是常态。每天烧水给儿媳擦澡、洗衣服、换床单……都是不小的体力活,周林香每次都给儿媳收拾得干干净净。


周林香照应病瘫儿媳,可谓倾尽心血,二十多年来晚上从来都是半睡半醒,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只要听到儿媳床上有一点响动就忙着起床照料,有时候儿媳病情病发作浑身发抖,就搞点热水给她浑身擦一下,直到她慢慢平静。


把儿媳当作亲闺女来呵护


辛酸泪水肚里咽。儿媳从瘫痪在床,她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儿子外出后,照顾年幼孙女和患病儿媳的重担都落在了周林香的肩头。为了让儿媳李小香每天醒来就能吃上热汤热饭,多年来周林香始终坚持天不亮就起床生火做饭。待烧完热水给儿媳洗漱完毕,为她端上热腾腾的早饭后,周林香才放心地开始干一天的家务活。


菜地是家里日常生活的主要来源,荒不得。儿媳妇身体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身边又离不开人。每天外出干活时,周林香中途都要跑回家几趟。“出门一次最多个把小时,肯定得回家看看。好几次,我出门后,小香就因想上厕所和喝水,滚落到地上。到家看到儿媳在冷冰冰的地上趴着,我这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周林香自责地说。担心儿媳的意外不能被及时发现,细心的周林香每次出门前都会将儿媳的各项需求料理好,再拜托邻居多加注意,才放心离开。


“你嫁过来,就是我闺女,我对你负责到底。”周林香对儿媳这样说。


病瘫时,李小香才21岁,青春年华却不得不面对终身无法站立、言语不能表达的现实。李小香一度郁郁寡欢、灰心丧气,脾气也变得急躁起来,身边一离开人就非常不安,因饭菜不合胃口、护理不到位等小问题也常常和婆婆闹得不开心。一直照料儿媳的周林香曾经也很委屈:“每天操持家照顾小香还不被理解,这种滋味真不好受。后来我也明白儿媳长期卧床难免会有负面情绪,还是得多体谅。 ”


为了缓解儿媳的焦虑情绪,周林香经常喊上邻居一起陪李小香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周林香就会推着轮椅带儿媳出去散步、晒太阳。知道李小香喜欢看电视,周林香请人在床边安装闭路电视。空闲的时候,周林香陪着儿媳一块看电视,边看边同儿媳聊剧情,陪她解闷。久而久之,李小香心情逐渐开朗起来,房间里经常能听到婆媳俩开心的笑声。


由于长期卧床,李小香的肠胃也比较敏感。“饭不能太硬、每天坚持做点粗粮,得多吃新鲜蔬菜……”说起儿媳的饮食调理,周林香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如今的李小香在婆婆的照料下,不仅没有瘦,反而白胖了不少。“这些年周林香自己身体也不好,每次我说搭把手让她回来多歇会儿,她都闲不住,依旧忙里忙外。”邻居说。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周林香人生最朴实的信条。从家里忙到家外,22年来,周林香不仅把媳妇照顾得妥妥帖帖,小孙女也在她的培养下考上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一份爱的承诺续写到永远


“我每天都要照顾她,她口渴要喝茶,我就会把茶烧好放在这里给她喝,粥饭做好端过来给她吃,给她擦身体,她要吃零食,我也经常给她买香蕉、梨、面包这些东西。”


“只要还活着一天,便会照顾儿媳一天”,这份承诺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却是她22年如一日真实写照。


近几年,李小香的病情有些加重,最让周林香烦恼的是几乎每个月都会癫痫发作,整宿不能安宁。


“没有林香的悉心照料,瘫痪儿媳可能早就不在了。”说起婆媳俩,街坊邻居无不赞叹周林香的坚强,言语间满是敬佩。“打我懂事起,妈妈就卧病在床,这几年更加严重,都已不记往事了,奶奶确实不容易。希望奶奶再坚持坚持,等我参加工作就能为家里搭把手了。”已就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孙女毛燕谈起家里的遭遇几度哽咽。


面对婆婆22年的不离不弃,瘫痪在床的李小香虽不能言语,但眼角里却常常含满泪水,或许她就是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对婆婆的感激。


了解到周林香家的困难后,镇村干部也积极帮扶她们。2014年,周林香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为他们申请了低保、残疾人补助,落实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帮扶政策。在干部的帮扶、邻里的帮助和社会的关心下,周林香家的生活条件日益变好,也让周林香对生活更有了勇气和信心……一家人的生活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得以大大改善。“对于我们家来说,曾经最大的负担就是看病就医。”周林香说,近年来儿媳由于卧床太久出现了脑积水与褥疮等症状,每年都需住院治疗,加上每月固定的药费,一年最少花费2万多元。如今,通过健康扶贫政策,儿媳每年在医院里住院看病费用不超过5000元,大大减轻了全家的经济负担。


如今古稀之年的周林香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在外打工的儿子毛奕宣考虑到母亲独自照顾妻子吃不消,想回家。可周林香却说,现在家里开支大,就你一个人在外赚钱,我现在还行,等我真的无能力照应,你再回来也不迟,眼眸中闪过的却是满满的温情。


飒飒的西风,吹瘦了你日渐沧桑的面容。孝老爱幼,至善至纯。无论天荒地老,亦或沧海桑田,怀一颗慈母之心,点亮了人性深入血脉相随的锐光。周林香,一位伟大的母亲,一盏照亮德善之路的明灯!


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事迹11

听障孩子们的“全职妈妈”

——曹有红先进事迹


曹有红,女,汉族,1975年5月生,民进会员,江西省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主任。


曹有红孝老爱亲,甘于奉献。20年来,她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使双耳重度失聪的女儿和近200名听障儿童走出了无声世界,努力践行家庭文明,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曹有红用爱让这个无声世界变成了有声世界。她的爱,不仅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也改变了许多不幸家庭的命运。被誉为“全国听力语言康复草根大师”“200个残障儿童的全职妈妈”。她的善举,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尊重,也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她的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妇女报、中国文明网等国内20多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


不离不弃,“曹妈妈”是全家的希望


2001年底,曹有红刚满周岁的女儿怡劼被确诊为双耳重度失聪,左耳完全丧失听力,左耳只能听到97分贝以上的声音。这意味着小怡劼从此将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那一年,她刚从企业下岗,丈夫则在市里一家单位做临时工。要强的曹有红欲哭无泪,默默发誓:不管吃多少苦,都要教会女儿说话,让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曹有红省吃俭用,带着女儿踏上了艰辛的康复之路。她一方面购买大量相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聋儿康复知识,另一方面辗转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听课,向聋儿康复专家求教。


她从亲朋好友那里借钱为女儿配了一台助听器,尝试着教孩子。原本寡言少语、不善言谈的她,对着女儿却变得有说不完的话。她常常教女儿去辨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时常让女儿一只手摸着自己的喉部,另一只手摸着她的喉部,通过感受喉部的震动让女儿发出声音。每天清晨,只要一睁眼,曹有红就给女儿戴上助听器,开始与她说话,把自己感觉最标准的普通话,传导给她。


经过两个月时间,女儿学会了“啊”,整整一年后,小怡劼终于喊出了第一声“妈”。曹有红喜极而泣,心里升腾起无限希望。接下来,曹有红不放过任何可以使女儿集中注意力学习说话的机会,就从简单的一个字开始,慢慢地增加到两个字、三个字。只要和女儿出门,曹有红就会在包里放上书、卡片、纸和笔,路上看见什么,就对着书、卡片教,书上或卡片上没有的就画在纸上写上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曹有红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让怡劼不但学会了说话,言语表达越来越接近正常人,而且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更让她欣慰的是,女儿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能歌善舞,参演的爵士鼓节目还获过全国一等奖,舞蹈和绘画也曾获得过全省一二等奖。2018年,女儿以优异成绩提前批本科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现在,怡劼的言语表达几乎像正常人一样清晰、自然了。


母爱如歌,“曹妈妈”是幸福的使者


曹有红的故事不胫而走,许多人慕名前来或打来电话,希望她能帮帮他们的孩子。曹有红深深懂得教育聋哑孩子的艰辛,为此她犹豫过,但当看到那些孩子一双双企盼的眼神,那些家长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对自己的信任,他们是那么渴望听到孩子叫一声“爸妈”,曹有红想到了当初自己也曾得到社会的帮助,深沉的慈母情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2006年,曹有红创办了鹰潭市月湖区灿灿聋儿语训部,后注册为“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当时没有场地,公婆腾出房子做教室,爱人拿出工资贴补,她既当老师又当妈妈:要教他们说话,还要洗衣做饭、把屎把尿。曹有红对于贫困家庭实行弹性收费甚至全免,对于特困家庭不但免去全部费用还要出手捐助,竭尽所能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同在蓝天下,共享灿烂阳光”。


这份工作虽然很苦、很累、很枯燥,每天对着孩子就是成百上千遍地重复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很多时候孩子其实根本给不了什么回应,但是一旦孩子对你喊出第一声“妈妈”的时候,曹有红觉得一切苦累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她认真钻研聋儿语训知识,参照先进聋儿语训教育方法和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语训计划,就这样开始了既当老师又当妈妈的生活。康复中心就是这些孩子的家,曹有红就是他们的妈妈。她用爱心、耐心、恒心、细心,温暖着、呵护着这些身体残缺的孩子,让他们像健全孩子一样享受童年的快乐。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通过不断学习,获得了全国小儿四级听力师及评估师资质,还通过了大学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考试。北大著名教授、“中国听力之父”高成华评价说:“曹有红是全国听力语言康复草根大师”。


她无私的爱感动着、感染着许多人。弟妹向容在广州当日语翻译月薪5000多元,2010年9月毅然放弃高薪到康复中心当老师,10年来她全家人一直和全托的孩子吃在一桌、住在一屋。她说,“虽然很辛苦,但我很快乐!”曹有红的女儿很理解母亲,“等长大了,我会把母亲的事业继续做下去!把这份千金难买的无私的爱传承下去!”这让曹有红倍感欣慰。


大爱无疆,“曹妈妈”是心灵的港湾


最早,为了让康复到一定程度的孩子磊磊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曹有红建议孩子去上幼儿园。因为孩子听力有障碍,幼儿园几乎都不收。曹有红找到园长,告诉她孩子走到今天的不容易,告诉她孩子除了听不到,和其他孩子并没有区别,他们一样可爱、一样聪明,他们不需要同情,只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园长终于被感动了,同意收下这个孩子。现在磊磊已经上了重点高中,而且成绩优异。


有一个叫伟伟的孩子,不但听不到,还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家长找了几家康复中心都没人愿意接收,孩子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曹有红。曹有红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她告诉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帮这个孩子和这个家庭。通过努力,3个月后孩子已经能够进行一些简单交流,现在也考上了普通高中。


还有一个叫家乐的孩子,来了几个月后,因孩子父亲被诊断身患癌症,孩子母亲给曹有红打来电话来,说没钱不送孩子来上学了。曹有红不但减免了家乐的学费,还给他捐了不少钱。现在家乐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


对待家长和孩子们,曹有红就像亲人一样,每逢节假日,常常陪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很多已经毕业的孩子家长常常会打电话来问候,并告知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还常带着孩子回来看望曹有红和中心的老师们,并送来锦旗。有一年暑假,一位江苏家长带着孩子乐乐回来看曹有红和中心的老师们,结果乐乐不愿跟妈妈回江苏,最后他们在学校住了10多天才把乐乐哄回去;还有安徽的家长常常会给曹有红寄来自己做的棉鞋;甘肃的家长寄来自己纳的鞋垫、自己种的瓜子。家长和孩子的这份情意让她感动,同时也让她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更让她感受到能够给他人带来帮助的那种快乐和幸福!


如今,曹有红已经坚守了15年,该中心累计收训了来自江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6个省20多个地区的200多名听障、智障、自闭症儿童。数百个听障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很多回访的孩子看到曹有红,高兴得欢呼雀跃,一边抱她亲她,一边喊她:“妈妈!你是我最亲的妈妈!”


如果把“妈妈”看成一份工作,这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最累、而且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工作。曹有红从一个孩子的妈妈变成几百个孩子的妈妈,从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


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家庭、“十一五”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道德模范、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感动江西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



事迹12

“一掷千金”助学的“低保户”

——李维正先进事迹


李维正,男,汉族,1929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太塘村村民。


他扎根山区学校,奉献乡村教育30余载;他不计回报,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贫寒学子成就人生;他退而不休,创办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奖学奖教助学,让省级贫困乡连续20多年无一人因贫辍学。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系教育、情系孩子、热心公益。他就是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创始人、终身名誉理事长李维正。


对自己“抠门”,助学却“一掷千金”


1929年,李维正出生在上栗县长平乡太塘村一个贫困家庭。20岁时,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4年后,他复员回到萍乡,在张家坊乡、麻山乡等中小学校任教;1962年起任长平乡中心小学校长、长平中学副校长、长平乡教育组组长。


自身的成长经历,让李维正深知教育是山区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每每看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时,李维正十分痛心惋惜。


参加工作后,李维正把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作为“良心事业”。面对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的孩子,李维正自己掏钱给学生代交学费;见到有些孩子冬天赤脚上学,李维正拿钱为学生买鞋子防寒;得知有孩子吃不上午饭,李维正就买饭菜票送到学生手中。李维正对贫困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让长平乡这个省级贫困乡实现“孩子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从教30余年,李维正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生活中对自己“抠门至极”的他,对助学却“一掷千金”。在儿子李明利的记忆中,父亲在家里就是“甩手掌柜”,工资都是父亲自己支配,全家就靠着母亲的工资生活,小时候家里经常四个人吃一份菜。家里人知道父亲的钱是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也都支持他。


通过读书走出山村的瞿刚,一直把李维正视为自己的恩人。5岁失去双亲的瞿刚,寄居姑父家。生活上虽有着落,但姑父家经济并不宽裕,上学读书成为瞿刚渴望而不可求的事。了解情况后,李维正找到瞿刚的姑父,允诺资助瞿刚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当瞿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正为学费发愁时,李维正又四处奔波,帮助筹集了1.4万元学杂费。瞿刚参加工作,就从第一个月工资中拿出500元钱,托姑父给基金会捐款,成为爱心助学的“接力者”。


瞿刚仅仅是李维正资助的贫困学生之一。长平乡太塘村曾思瑶和曾金禄的父亲在意外事故中死亡,母亲重伤生活不能自理,姐弟俩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过日子,生活极为艰辛。为让姐弟俩能读好书、改变命运,当时已经资助了5个孩子的李维正,还是找到姐弟俩的爷爷,送去800元钱助学金,并连续8年每年都给姐弟俩送去400至800元钱,直到姐弟俩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除自己资助贫困学子外,李维正还影响带动爱人、儿女参与其中。2011年,读高三的彭华奇,因为家庭困难,打算辍学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彭华奇的父亲在赶集时碰到李维正夫妇,诉说家里的困难。李维正了解情况后对老彭说:“读书能改变人生,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读好书。”并当场与老伴商量,每年拿1000元支持彭华奇读书。一周以后,李维正和老伴就给老彭送去1000元助学金。


一个个生动的助学实例,不胜枚举。30多年来,李维正用微薄的工资,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寒门学子。对于自己资助了多少学生,李维正把它当成隐私,从不外露。每当有人问起时,李维正总是很谦虚地说:“资助别人,帮助别人,我不会去惦记,没有必要记有多少人,更不图回报,只希望他们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


只讲奉献、不讲俸禄,唯有付出、不求回报


一个人帮扶,能力有限;众人出力,才能让更多贫困学子改变人生。李维正萌发了成立一个社会慈善组织募集资金助学的想法。


1985年,李维正光荣退休。在教育战线忙碌30多年的他,本可在家安享晚年。但为了帮助家乡孩子读好书,1991年3月,李维正与几位退休教师牵头创立了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后更名为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李维正被选举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从此,他与老同事走上一条只讲奉献、不讲俸禄,唯有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心奉献之路。


基金会创办之初,没有工作人员,李维正就一个一个地邀约;没有办公地点,他就借来一张办公桌开始办公;没有资金,李维正和几位牵头创办人,带头捐款筹集第一笔基金,并提出“三不”原则,即:不要一分钱报酬,不报一分钱餐饮发票,不图任何回报。


为争取更多爱心人士的支持,李维正白天徒步走村串户募集捐款,晚上起草章程、传书海内外,至今基金会的档案中还保存着100余封李维正写给海内外爱心人士信件的底稿。


“父亲退休后也不着家,每天很早出门募集爱心捐款,晚上披星戴月回家。”李明利说,“很多时候还被村民误会为骗钱的‘骗子’。”


多少个冬日,凛冽寒风挡不住李维正募集捐款的脚步;多少个夏日,烈日炎炎映照着李维正忙碌奔波的身影。李维正的爱心善举,得到了长平乡干部群众及长平籍乡贤的积极响应,1元、5元、10元……基金会成立第一年就募集到捐款5万元,为44名优秀学生教师发放奖助金。


1991年至1998年,李维正先后担任筹备组组长、筹委会主任、理事长。在这期间,他没有报销过任何费用、未领取分文报酬。1998年下半年,因身体、年龄等原因,李维正辞去了理事长职务,但他仍四处奔走募集捐款。2008年10月,基金会召开理事会,李维正自告奋勇,负责联系住在萍乡城区的理事。由于年近80岁,劳累过度,李维正晕倒在萍乡市区街上,被人送进医院救治。2015年,基金会举办首个爱心助学捐款周活动,李维正捐款5000元,个人累计为基金会捐款2.5万余元。同时,他的爱人、儿女都为基金会捐款,全家累计捐款3万余元。


仅靠爱心捐款资助,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将难以维系。李维正与几位创办人商议,以爱心捐款作为基金,用基金利息和衍生收入助学奖教奖学,并争取到长平乡政府的支持,用基金在临街置地,建起了一栋6层共2000多平方米、集商住和办公为一体的基金会大楼,还购置了3个临街店铺。历经30年的发展,基金会拥有会员4200余人,从起初不到3万元的总资产,发展到现在资产总值400余万元,年固定收入达50万元。30年来,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通过举办29场奖励资助大会,资助、奖励贫困学生、优秀教师、贫困教师5791人次。


如今,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李维正仍十分关心基金会发展,时常打电话到基金会了解情况,提出建议。“我现在走不动了,不能为基金会做什么事,希望基金会越办越好,帮助更多学子读好书。”李维正说。


“节俭自己,帮助贫困学子成就人生,值得!”


走进李维正家里,餐桌是祖辈留下的老式方桌,卧室里是上世纪50年代的花板床,最时髦的物件是上世纪70年代儿子结婚时留下来的一张高低床,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儿子留下的21寸彩电和1台空调。这台空调是李维正80岁大寿时,部分学生趁他不在家,“撬门而入”安装的。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李维正是“低保户”。


日常生活中,李维正一直保持布衣旧衫常相伴、一天两餐粗茶淡饭的俭朴作风。一次生病住在儿子家里时,李维正的儿子看到父亲内衣破旧不堪,心疼地说:“你们对自己太寒酸,老人内衣要好,贴身才保暖,你却破衣贴身;老人要少吃多餐,你却只吃两餐。”


2007年,村里修路资金有缺口,李维正四处奔波筹得5万余元。而他的牙齿脱落多年,乡里领导建议他去配套假牙,可李维正咨询几家牙科医院,听说要花七八千元,李维正直接拒绝了。他说:“我已经这个岁数了,就是可以报销,也没有必要浪费这些钱。”


随着年龄增大,病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可李维正从来都不住大医院,他总是说:“住县医院花钱少,能为国家节约一分钱也是好的。”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自己生活这样节俭、帮助他人却那么舍得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节俭自己,帮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看到他们不再因贫困上不了学,看到他们成就事业、改变人生,值得。”


爱心接力、薪火相传。在李维正及基金会一批爱心人士的影响带动下,曾经受到资助的贫困学子加入到基金会爱心助学队伍中,由曾经的受助者变为如今的资助人。长平乡石溪学校老师钟检,就读初三以及师范学校时期,一直得到基金会的资助。回乡任教后,她对学校的留守儿童格外关心,定期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开展“一对一”学习辅导,给孩子们购买学习资料和课外书。“基金会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我要向李维正爷爷学习,把对基金会的感恩转化为对孩子们的关爱,用爱心和行动传承这份精神。”钟检说。任职电信公司部门经理的朱顺开曾两次得到基金会的奖励,回乡探亲时,他携妻带子专程到基金会捐款5000元。


李维正大爱无疆的事迹在长平乡父老乡亲中广为传颂。在他80岁过生日时,长平中心小学赠送牌匾赞扬他“为人师表、仁爱永恒”;90岁生日时,基金会赠匾“厚爱寿长”。


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发布:吴雯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